許多研究證實,在早期針對兒童進行音樂訓練,對往後語言發展上有很多的幫助,像是在語音知覺、語文記憶、聲韻技巧與閱讀能力上,都可以透過音樂訓練增加語言閱讀相關能力(雖然也有幾篇研究沒有得這結果)。但如果早在嬰幼兒或兒童時期,沒有經過特別訓練,那麼到了青少年時期在透過音樂等聽知覺訓練,還有辦法增加語言相關能力嗎?也就是說,聽知覺的能力早就在兒童時期應該要發展出來的能力,到了青少年還有辦法透過音樂訓練改變大腦來提升語言相關能力嗎?這是以下這篇研究所要證實的論點~


 

    在美國西北大學一個相當知名的聽覺神經科學實驗室做了一個研究,在芝加哥地區找來了一群暑假過後即將進入高中的學生,19位接受三年的音樂聽知覺訓練,21位接受非音樂相關的訓練(對照組)。在接受三年訓練之前與之後,所有參與研究的高中生都接受神經聽知覺處理能力與語言相關能力的評估。

    先來說明一下,這研究所說的三年的音樂訓練,學生必須每週接受2小時20分的合奏課(band class)和3個小時的樂器練習(instrument music instruction),就是演奏技巧、視譜能力、樂團合奏、保養樂器等音樂演奏相關能力訓練(其實有點像是台灣的高中管樂班,但學生來自不同班級,大部份主修的樂器都是管樂為主,主要這群學生是要在大學修音樂演奏相關學分)。而另外的對照組,訓練時間長度相同,但是訓練的目標不一樣,主要是磨練他們的領導技能、培養個人長處特質、透過課程提升自我管控能力,還有健身訓練課程等(有點像是提育班的訓練,不過這些學生也來自不同的班級)。

    就台灣的刻板印象,你會懷疑說,拿音樂班與體育班的學生來比較,會不會在一開始就上的差異呢!?還好這兩組在非語文智力與母親教育背景上並沒有統計上的差異。(但其實研究並沒有說明,這兩群孩子 在早期學習音樂的經驗,我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限制!)

    EEG腦波研究發現,神經反應對於頻率改變的聲音(" da " , but change in five or six formats frequency):對照組在皮質下反應一致性(subcortical response consistency)與皮質反應(cortical onset response)都沒有變好, 甚至有明顯變差;但音樂訓練組在這兩種神經反應的前後測上有顯著上的差異,大腦神經反應明顯地變好了(cortical: N1/P1, fronto-central)。

    語言相關能力前後側發現,雖然兩組學生在聲韻覺識上皆有明顯的提升(表示可能是因為成熟因素造成),但有交互作用產生,也就是音樂組的聲韻能力後來有比對照組還要好,但沒顯著差異。在聲韻記憶能力與快速唸名上,兩組沒有顯著提升的效果。

    因此,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在青少年時期進行音樂相關訓練,仍然可以改變大腦的敏感度,可見神經的可朔性到青少年時期仍然存在,且看得出來,聲韻能力上是接受音樂訓練的學生進步較多,雖然在聲韻記憶與唸名速度上沒有差異。但整體來說,音樂訓練組在大腦神經與語言相關能力表現上,確實比另一組表現較佳。


 

    雖然音樂訓練表面看起來,對往後就業上沒有什麼相關性,但入社會後仍是需要透過語文相關能力來學習很多新事物,才有辦法繼續在職場上生存,但如果想更上層樓,如果語文能力比較好,在獲取知識可能會更快,也有可能是未來在職場上另一項優勢。

但不知道,成人接受音樂訓練的效果如何?在台灣看來基於健康因素,好像推廣運動健身比推廣音樂學習來的popular~但除了運動之外,另外也可以找個樂器學一學,當作休閒娛樂也不錯,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喔!

 

 

研究對象的限制:本研究在篩選參與者時,排除了聽力問題3p,智力偏低 1p,閱讀或學習障礙5p,接受音樂訓練後沒通過測驗4p,研究中途轉組15p。(p=人)

 

本文摘要出處:

Tieney, A. T., Krizman, J., & Kraus, N. (2015). Music training alters the course of the adolescent auditory development. PNAS. doi:10.1073/pnas.15051141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62North Latitude 的頭像
    62North Latitude

    Chunhan's Blog

    62North Latitud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